当前位置:主页 > 野史逸闻 >

解放军十大将军之首粟裕鲜为人知的“军校”生活(4)

发布: 2010-11-01 13:59  | 来源:未知 | 编辑:4908.com | 查看:

左起:粟裕、邓小平、刘伯承、陈毅、谭震林 资料图

曾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,被蒋介石认定为“黄埔四凶”之一的恽代英,上课十分幽默,妙语连珠,学兵们常常听得笑声不断,成为清苦“军校”生活里难得的一大享受。

有一次,一支部队奉命出师,征讨与工农运动作对的夏斗寅部,不想出师不利,失败而归,羞赧之余,还遭到教导队一些学兵“不会打仗”的嘲讽。

恽代英听说后,赶到课堂上,高瞻远瞩地对学兵们说:“我看他们是演习了一次退却。打仗总是要在战争中才能学会的。”①

恽代英这位中共早期重要的活动家,因为牺牲过早,历史没有给他在军事上展示才气的机会。但他在教导队“打仗总是要在战争中才能学会的”论断,一直深深影响粟裕,成为粟裕后来战胜日本士官学校、保定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毕业生将领,并且不断击败、活捉他们的奥秘之一。

二十四师师长叶挺是北伐虎将,早享盛名,威震天下。多年后,粟裕还一直记得这个同学们传诵一时的故事:在夏斗寅部进攻武汉,离武昌仅二十公里时,因该部炮火猛烈,二十四师尽管有参谋长亲自督战,也抵抗不住,纷纷后退。

危如累卵之时,忽然一个消息传遍战场:“叶挺师长到了!”

将士们人人一震,立即止住退却的脚步,掉转身子,向夏斗寅部奋勇冲杀。

一个原本受点轻伤就躺在担架上,哼哼唧唧要下火线的营长,一听叶挺到了,赶忙跳下担架,拔出手枪朝敌人冲去。

于是,夏斗寅唾手可得的胜利与即将写好的捷报,转眼间化为泡影,他只得先留“青山”,率部落荒而逃。

叶挺的虎威由此可见一斑。

这位教导队的最高长官,自然是常来讲课的又一重量级人物。他有典型的军人气派,军容严整,不怒自威;讲话也严肃,干脆利落,成为粟裕日后军旅生涯的楷模。

“重整山河待后生。”为使学兵们知晓肩上责任的重大,教官们更十分注重思想教育。

一次政治课上,教官突然问道:“艰苦与死何者更难受?”

这似乎是一个不需医院出具证明的弱智问题,活着多好,谁愿意死?一名学兵站起来,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死更难受!”

教官扫了全场一眼,见大家似乎都很认同,严肃地说:“不对。艰苦比死更难受。死只是瞬间的事,而艰苦则是长期的,时刻都会遇到的。如果你们能战胜艰苦,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呢?”

粟裕久久回味着教官的话,受益终身。直到老年后,他还清楚地记得这一幕“卫公问对”的场景。

教导队还有新型军校的特点:官兵平等。尽管训练和管理很严格,但因为没有军阀部队家常便饭似的野蛮体罚,上下左右关系比较融洽。

学习中的粟裕心情十分舒畅,很快习惯了军旅生活。

一个月下来,他的身体更加结实,脸色黑里透红,四肢尽是鼓鼓的肌肉,与健美运动员有得一比,走起路来虎虎生威。他已从一介文弱的白面书生,成为一个可以迎接任何严酷战斗的现代军人。

因为表现突出,这年6月,粟裕从共青团员(常德二师时加入)转为中共党员。

不久,武汉国民政府的“帅哥”领袖汪精卫,比翻书还快地突然翻脸,继南京蒋介石之后,向多年同一战壕的战友中共,举起了寒光闪闪的屠刀。

武昌城外蒸蒸日上、逐渐声名在外的教导队,自然也成为汪精卫夜不成寐的心腹之患。因此,他朝思暮想地打起了“狼吃小羊”的主意,想收缴这支不可小视的生力军的手中枪。

但天不假其便,他下手迟了一步。

1927年7月,中共中央决定和蒋介石、汪精卫唱武装“对台戏”,在江西南昌举行暴动。教导队随即奉命跟叶挺一起,离开危机四伏的武汉,向南昌集中。

粟裕就此提前“毕业”,结束了两个余月充实的“黄埔军校”生活。他带着这张汗渍斑斑的“上岗”证,开始走进血与火的新的校园——“青山大学”。
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推荐
精彩推荐
古代的妃子来例假了怎么侍寝 程
在古代,皇帝今晚抽谁一起看明天日出就跟现代买彩票似
孙维世的丈夫与金日成女秘书搞在
核心提示:金山在朝鲜期间,金日成让自己的女秘书给金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本周TOP10